诺言 - 儿童故事

诺言

故事摘要

非常遗憾,我不能告诉你们,那个小家伙叫什么名字,家住哪里,他的爸爸妈妈是谁。在黑暗中我甚至没有看清他的容貌。我只记得他的鼻子上有些小雀斑。他的短裤很短,扎着背带,背带的扣子系在裤子前面。夏日的一天,我来到瓦西里耶夫岛上一座白色教堂旁的小公园。小石房的墙边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。他低着头,正伤心地大声哭着。短篇小说《诺言》是班台莱耶夫根据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写成的,发表至今,影响了数代少年儿童。

正文

非常遗憾,我不能告诉你们,那个小家伙叫什么名字,家住哪里,他的爸爸妈妈是谁。在黑暗中我甚至没有看清他的容貌。我只记得他的鼻子上有些小雀斑。他的短裤很短,扎着背带,背带的扣子系在裤子前面。

夏日的一天,我来到瓦西里耶夫岛上一座白色教堂旁的小公园。我带着一本有趣的书,读得人了迷,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。当我觉得两眼发花,很难继续读下去的时候,就合上书,朝公园出口走去。公园已经空荡荡了。我担心公园马上就要关门了,就加快了脚步。突然,我听到树丛那边有人在哭。

我拐向路旁的一条小道——那边有一座白色的小石房。小石房的墙边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。他低着头,正伤心地大声哭着。

我走过去,招呼他说:“嘿,你怎么啦,孩子?”他顿时像听到命令一般,停止了哭泣,抬起头,看了看我,说:“没什么。”我追问道:“怎么没什么呢?谁欺负你了?”

“没有。”

“那你哭什么呢?”他还在哽咽,抽着鼻子,泪珠挂在脸上。

“走吧,孩子。”我对他说,“公园快关门了。”我一边说,一边拉起他的手。可他连忙把手拽了回去,说:“我不能。”

“你不能什么?”

“我不能走。”

“怎么?为什么?你怎么了?”我很诧异。

“没什么。”

“你怎么——身体不舒服吗?”

“不,”他说,“我没病。”

“那你为什么不能走呢?”

“我是哨兵。”

“哨兵?什么哨兵?”

“哎,您怎么——不明白?我们在做游戏。”

“那你在和谁做游戏呢?”

小男孩沉默了一会儿,叹了口气说:“我不知道。”

老实说,我真以为男孩头脑不正常。我对他说:“你在说什么呢?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你在玩,可又不知道在和谁一起玩?”

“是的。”男孩子说,“我不知道。我本来在长凳上坐着,可是来了几个大孩子,他们问我:‘想玩打仗游戏吗?’我说:‘想玩。’我们就开始玩。他们对我说:‘你是上士。’一个大孩子——他是元帅……他把我领到这儿来,说:‘这个小房子是我们的火药库。你来做哨兵……在我叫你换班之前,你就一直站在这儿。’我说:‘好。’他又说:‘你要保证——决不走开。’”

“然后呢?”我继续问道。

“然后,我就说:‘我保证——决不走开。’”

“后来呢?”

“就是这样呀。我站啊,站啊,他们却不来了。”
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我笑了,“他们让你站在这里很久了吗?”

“那时天还亮着呢。”

“那他们现在在哪儿呢?”

男孩子又重重地叹了口气,说:“我想他们已经走了。”

“那你干吗还站在这儿?”

“我许下了诺言……”

我刚要大笑出来,却猛然醒悟过来:这一点儿也不好笑,小男孩是正确的。既然许下了诺言,那就应该站下去——哪怕天崩地裂,至于这是不是游戏并不重要。

“原来是这么回事!”我问他,“那你打算怎么办呢?”

“我不知道。”男孩子说着,又哭起来。我很想找个办法帮助他。可我能做什么呢?去找那些浑孩子吗?他们得到他坚守岗位的诺言,自己却跑回家去了。再说,现在到哪儿去找这帮孩子呀?他们恐怕已经吃完晚饭睡觉了。可人家还在站岗,恐怕还饿着肚子。

“你大概饿了吧?”我问他。

“是的,我饿了。”

“这样吧,”我想了想说,“你回家吃饭,我替你站岗。”

“嗯,”孩子说,“可这能行吗?”

“为什么不行呢?”

“您不是军人呀。”

我挠了挠头,说:“是呀,我确实不能让你离开岗位。不过军人可以,长官有权这样做……”这时,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。我想,既然只有军人才能解除孩子的诺言,那我就去找一个军人。

我什么也没对孩子说,只说:“你等一会儿。”然后就朝出口跑去。大门还没关,看门人还在公园里的远处一边走,一边摇铃。

我站在门口,等了半天,看看有没有军人走过,无论是中尉还是普通士兵。可是,很不巧,竟然一个军人也没看到。忽然,街对面闪过几件黑色的制服大衣,我高兴极了,以为那是海军战士。我赶紧跑过去,这才看出那不是水手,而是技工学校的学生。

我怅怅地打算返回公园,突然看见街角的电车站上有一顶指挥官的军官帽。大概有生以来我还从未像此时此刻那么开心过。我拼命朝车站跑去。可还没等跑到那儿,我便看到一辆电车驶进车站,那位指挥官,年轻的骑兵少校,正准备往车上挤。

我气喘吁吁地跑到他跟前,叫道:“少校同志!等一等!等一等!少校同志!”他回过头,惊讶地问我:“什么事?”

“是这么回事,”我说,“那边公园里的小石房旁边,有一个男孩子正在站岗……他许下了诺言,他不能走开……他在哭……”

军官眨了眨眼睛,吃惊地看着我。他大概也以为我头脑不正常。“这和我有什么关系?”他说。电车开走了,他十分生气地看着我。可是当我稍微详细地向他解释了是怎么一回事时,他毫不犹豫地说:“走,我们走。您刚才怎么没立刻对我说呢?”

当我们走到公园门口时,看门人正巧在锁大门。我请求他等几分钟,说我还有个小孩在里面,然后我和少校便往公园深处跑去。

在黑暗中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座小房子。小男孩还站在那儿,还在哭,不过哭得很轻。我喊了他一声。他高兴极了,甚至快活地叫出声来。我对他说:“瞧,我把长官领来了。”看到指挥官,男孩子一下子挺直了身子,似乎比原先高出了几厘米。

“哨兵同志,”指挥官对他说,“您的军衔是什么?”

“我——是中士。”男孩大声回答。

“中士同志,我命令您撤离岗位。”

男孩子沉默片刻,用鼻子使劲吸了一下气,说:“您的军衔是什么?我看不清您有几颗星……”

指挥官回答说:“我是少校。”男孩子把手举到他的小灰帽的宽檐旁,说:“是,少校同志。遵命撤岗。”他说得那么响亮,那么流利,我和少校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。男孩子也轻松地笑了。

我们三个刚走出公园,身后的大门就被锁上了。

少校向男孩子伸出手来。他说:“好样的,中士同志,你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。再见。”男孩子嘀咕了一句什么,然后说:“再见。”少校向我们两个行了个军礼,便朝车站跑去。我也跟小男孩道别,握了握他的手。

“或许,我送你回去吧?”我问他。

“不用,我住得很近。我不怕。”

我看了看他长着雀斑的小鼻子,心里想:他确实是什么也不怕的。一个具有坚强的意志、信守诺言的孩子,决不会惧怕黑暗,决不会惧怕坏蛋,也决不会惧怕其他更可怕的东西。等他长大成人的时候——还不知道他长大后做什么,但不管做什么,我可以保证,他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。

想到这里,我很高兴,因为我认识了这样一个孩子。于是我再次紧紧地、真诚地握了握他的手。

——作者简介——

列昂尼德·班台莱耶夫,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。1908年,班台莱耶夫出生于圣彼得堡。由于战争,他一度沦为流浪儿。1927年发表第一部小说《什基德共和国》,并一举成名。此后又创作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,成为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家。代表作品有《表》《文件》《我们的玛莎》等。短篇小说《诺言》是班台莱耶夫根据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写成的,发表至今,影响了数代少年儿童。

以上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公开数据信息,如有侵权或错误,请联系微信公众号: cmypsc888 删除或修改


相关主题: